1、美国ITC发布对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相机、相机系统及其配套使用的附件(调查编码:337-TA-1400)作出337部分终裁:如果本案存在侵权,建议救济措施为对经由列名被告中国广东Arashi Vision Inc., d/b/a Insta360, of Shenzhen, China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国Arashi Vision (U.S.) LLC, d/b/a Insta360, of Irvine, CA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涉案产品发布有限排除令,对列名被告美国Arashi Vision (U.S.) LLC, d/b/a Insta360, of Irvine, CA发布禁止令;就建议救济措施向公众和利益相关的政府机构征求意见,书面材料不晚于8月11日提交。
2、美国ITC发布对纳米层压合金涂层金属零件及其下游产品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纳米层压合金涂层金属零件及其下游产品(调查编码:337-TA-1431)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0日作出的初裁(No.18)不予复审,即更正三家列名被告的名称,分别为中国浙江Zhejiang Fitting Machinery Co., Ltd.of Zhejiang, China浙江飞挺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前Zhejiang Unifull Industrial Fibre Co., Ltd.)、中国江苏Jiangsu DVP Hi Pressure Technology Co., Ltd.of Jiangsu, China江苏迪威高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上海Shanghai Overseas Enterprises Co., Ltd. of Shanghai, China上海沃福斯实业有限公司;中国江苏Kunshan Huizong Machine Co. of Jiangsu, China不再是列名被告。
3、美国ITC发布对复合中型散装容器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复合中型散装容器(调查编码:337-TA-1434)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3日作出的初裁(No.12)不予复审,即增加对列名被告中国山东Shandong Jinshan Jieyuan Container Co., Ltd. of China山东金山捷远容器有限公司、中国上海Shanghai Sakur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d/b/a Shanghai Yinghua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f China上海樱花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关于美国注册专利号8,708,150第1-3、5项申诉的调查;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7日作出的初裁(No.13)不予复审,即列名被告中国河北Hebei Shijiheng Plastics, Co., Ltd. of China河北世纪恒泰富塑业有限公司为缺席被告。
4、美国ITC正式对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II)启动337调查
2025年7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电子眼镜及其组件和相关充电设备(II)启动337调查(调查编码:337-TA-1455)。
5、美国作出钨珠双反终裁
2025年7月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的钨珠(Tungsten Shot)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201.32%。同时,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钨珠作出反补贴终裁,裁定Luoyang Combat Tungsten & Molybdenum Materials Co., Ltd.、洛阳弘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Luoyang Hypersolid Metal Tech Co., Ltd.)、牡丹江北方合金工具有限公司(Mudanjiang North Alloy Tools Co., Ltd.)、陕西鑫恒稀有金属有限公司(Shaanxi Xinheng Rare Metal Co., Ltd.)、西安难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Xi’an Refractory& Precise Metals Co., Ltd.)、Zhuzhou Oston Carbide Co., Ltd.和ZhuZhou Tungsten Man Materials Co., Ltd.补贴率均为292.84%,株洲科杰新材料有限公司(Zhuzhou KJ Super Materials Co., Ltd.)和中国其他生产商/出口商的补贴率为55.64%。本案主要涉及美国海关编码9306.29.0000项下产品。
6、秘鲁对华盘条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8日,秘鲁国家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局倾销、补贴和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委员会在官方日报《秘鲁人报》(El Peruano)发布第092-2025/CDB-INDECOPI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盘条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64.6美元/吨的临时反倾销税,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四个月。涉案产品为直径介于5.5~16毫米、表面和横截面光滑的低碳和高碳非合金盘条,涉及秘鲁税号7213.20.00.00、7213.91.10.00、7213.91.90.00 和7213.99.00.00项下的产品。
7、美国ITC发布对人工耳蜗系统及其组件的337部分终裁
2025年7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公告称,对特定人工耳蜗系统及其组件(调查编码:337-TA-1418)作出337部分终裁:对本案行政法官于2025年6月12日作出的初裁(No.20)不予复审,即基于和解终止本案调查。
8、马来西亚对涉华镀锌板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7月4日,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镀锌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决定对上述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不超过120天的临时反倾销税,分别为中国3.86%-26.80%、韩国8.97%-31.47%、越南11.41%-57.90%。该措施自2025年7月7日起生效。本案终裁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1月3日作出。
9、越南对涉华热轧板卷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5年7月4日,越南工贸部签署第1959⁄QD-BCT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23.10%~27.83%的反倾销税,措施自2025年7月6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对印度涉案产品作出否定性终裁,决定不对印度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并终止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越南工贸部签署第1958⁄QD-BCT号公告,不接受中国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本案涉及越南税号7208.25.00、7208.26.00、7208.27.19、7208.27.99、7208.36.00、7208.37.00、7208.38.00、7208.39.20、7208.39.40、7208.39.90、7208.51.00、7208.52.00、7208.53.00、7208.54.90、7208.90.90、7211.14.15、7211.14.16、7211.14.19、7211.19.13、7211.19.19、7211.90.12、7211.90.19、7225.30.90、7225.40.90、7225.99.90、7226.91.10、7226.91.90项下的产品。
10、巴西对华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
2025年7月4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管理执行委员会(GECEX)发布2025年第744号决议,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作出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肯定性终裁,决定继续对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1.25-1.77美元/千克的反倾销税,有效期为5年,征税详情见附表。涉案产品为65和70系列汽车轮胎,轮辋尺寸为13英寸和14英寸,轮胎宽度为165毫米、175毫米和185毫米,涉及南共市税号4011.10.00项下的产品。本决议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11、澳大利亚对华轻型钢螺柱和轨道发起双反调查
2025年6月30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5/053号公告称,应澳大利亚国内企业Rondo Building Services Pty Ltd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自中国的轻型钢螺柱和轨道(Light Gauge Steel Stud and Track)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案产品的澳大利亚海关编码为7216.61.00.57、7216.69.00.58、7308.90.00.52、7308.90.00.53、7308.90.00.55、7308.90.00.56。本案的调查期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损害调查期自2021年4月1日起。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预计将不晚于2025年10月20日完成本案调查的基本事实报告,不晚于2025年12月2日向澳大利亚工业与科学部长提交终裁报告。
12、欧盟对涉华硅铁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2025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应Euroalliages于2025年3月28日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硅铁(Ferro-silicon)发起第三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审查若取消现行反倾销措施,涉案产品的倾销和对欧盟国内产业构成的损害是否将继续或再度发生。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7202 21 00、7202 29 10 和7202 29 90。本次日落复审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
13、欧盟对华氯化胆碱作出反倾销初裁
2025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山东奥克特饲料添加剂有限公司(Shandong Aocter Feed Additives Co., Ltd.)临时反倾销税为120.8%、山东丰银饲料科技有限公司(Shandong FY Feed Technology Co., Ltd.)和山东银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handong Yinfe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临时反倾销税均为95.4%、其他合作企业(详见原文附件I)临时反倾销税为99.8%、其他企业临时反倾销税为120.8%。涉案产品的欧盟CN(Combined Nomenclature)编码为ex 2923 10 00、ex 2309 90 31、ex 2309 90 96、ex 2106和3824 99 96。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利益相关方应于公告发布次日起5个自然日内提交听证会申请、15个自然日内提交案件评述意见。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二季度对美进出口降20.8%,海关总署:中美双方团队正在加紧落实伦敦框架有关成果
上半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总值2.08万亿元,同比下降9.3%。其中,出口1.55万亿元,下降9.9%,进口5303.5亿元,下降7.7%。受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降幅达到了20.8%。
近期,日内瓦、伦敦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
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这既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是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也是两国企业创新协同与民众福祉提升的现实需要。
2、美“232调查”再出招,铜关税50%引爆市场
美国总统再次挥动关税大棒,将矛头指向铜等关键原材料。当地时间7月8日,美国总统宣布计划对所有进口铜征收50%的新关税,尽管未透露具体生效时间,但市场已闻风而动。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随后暗示,新关税可能于7月底或8月1日实施,花旗分析师也预计税率将在数周内确认并30日内生效。
这一消息立即在金属市场引发巨震。纽约铜期货价格单日飙升13%,创下近56年来的最大涨幅,达到每磅5.69美元。铜价甚至出现纽约较伦敦溢价高达25%的“前所未有”现象。分析人士警告,此举可能是“2025年铜市场的一个转折点”,引发市场对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的抢购潮。铜作为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和工业设备的关键材料,其价格波动将波及众多行业。
美国总统政府此番行动源于今年2月25日发起的针对进口铜的“232调查”。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该调查以“国家安全”为由,评估铜进口对美国国防、经济和工业韧性的影响。白宫文件指出,美国对进口铜的依赖增加,而自身冶炼和精炼能力不足,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然而,中国商务部官员已明确指出,美方此举是“以国家安全为名实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行为”,并强调世贸组织早前已裁定美232关税措施违反世贸规则。
法律专家提醒,相比“对等关税”,更需警惕以国家安全为名的“232调查”。这类调查不仅针对产品本身,还可能无限延伸至其衍生品,范围极广。此前,美国已将钢铁关税扩展至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律师管健指出,这类调查的难点在于其宽泛性,且“国家安全”理由在法律程序中往往难以撼动。目前,美国除铜外,对药品、半导体、木材、航空航天、芯片和消费电子等多个行业的调查仍在进行中。
此次铜关税预计将于8月前后实施,恰逢美国计划对包括欧盟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的窗口期。特朗普此前致函14个贸易伙伴,宣布自8月1日起征收25%至40%的关税,并暗示将在9日继续发送更多信函,欧盟也在其目标之列。尽管欧盟正寻求达成临时贸易协议以维持现有关税水平并谈判汽车关税削减,但钢铝等关键领域的关税能否下调仍存疑。
在全球供应链本就因地缘政治紧张而承压之际,美国频繁变动的关税政策,特别是以国家安全为名的“232调查”,正持续增加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不断调整策略,也给全球航运和供应链带来新的考验。
信息来源:新华网、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